2025年7月25日,周口市政协常委、周口华侨医院院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治医师胡园园应商水县教师进修学校邀请,专题讲授《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早期识别与协作干预》。胡园园针对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从数据到行动,分学段应对家庭、学校、医疗机构联动及自我关怀进行专题宣讲,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商水县教师进修学校350余名心理辅导教师聆听讲座。
胡园园在授课中详细介绍了各年龄阶段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类型及应对策略。如小学阶段(6-12岁)以“适应与安全感”为核心,针对入学适应困难、同伴交往障碍、学习兴趣与信心不足、情绪管理失控等,指出用“具象化”建立安全感、用“游戏化”培养社交能力、用“成就感”点燃学习动力、用“可视化”教会情绪表达等应对策略。初中阶段(12-15岁)以“自我认同与边界”为核心,常见的心理问题有:自我认同混乱、体像焦虑、亲子冲突激化、学业压力升级等,传授引导“自我接纳”化解认同困惑、重构“体像认知”淡化外貌焦虑、教会“有效沟通”缓解亲子矛盾、拆解“学业目标”降低压力阈值等应对策略。高中阶段(15-18岁)以“压力应对与未来迷茫”为核心,针对学业倦怠与高考焦虑、未来迷茫感、人际关系敏感、亲密关系困扰、抑郁情绪潜伏等常见心理问题,提出用“心理韧性”对抗学业压力、通过“生涯探索”破解迷茫、用“具体事”缓解失恋的痛苦、用“边界感”改善人际关系、警惕“抑郁信号”及时干预等解决办法。
针对心理辅导教师在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心理辅导场景,胡园园介绍了“积极心理暗示法”“压力分解法”“蝴蝶拍”“情绪垃圾桶”等实用工具。例如,引导学生将复杂任务拆解为可执行的小目标,通过完成阶段性任务积累成就感;鼓励学生通过“书写情绪日记”“兴趣培养”“运动宣泄”等方式释放负面情绪,培养积极心态。胡园园通过讲座、互动问答和实际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这些问题的成因和表现,并提供了有效的应对策略,吸引了商水县教师进修学校的350多名心理辅导教师聆听讲授。
胡园园强调,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守护孩子们的心灵健康,是一场需要家庭、学校、医疗机构乃至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接力”。你们各位心理辅导教师是在校园里跑至关重要的第一棒。希望我们能形成合力,共同为孩子们构建起更坚固、更温暖的心理安全网。胡园园希望更多的教师和家长能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商水县教师进修学校的负责同志感触很深:此次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讲授活动,不仅提升了商水县各中小学教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更强化了其心理辅导的实操能力。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参与聆听授课的心理辅导教师纷纷表示,将把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教学中,主动关心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一守护人”,持续为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20多年来,我院一直担负着全市的精神疾病预防、治疗、康复、教学及培训、有关精神病信息管理与上报、精神残疾鉴定等工作和任务。 2006 年被市政府指定为社会流浪乞 讨人员(精神病人)定点救助医院;2009年被批准为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2010年被批准为新农合定点医院及精神残疾鉴定定点医院。